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
后疫情时期,德力西电气持续发扬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更加关注员工体验,从更多元的角度给予员工及员工子女关怀,以更多维的眼界格局、标准、合作精神去践行企业责任,传递企业温度。德力西电气一直关注国家与社会需求,以创新和责任践行企业责任和人文关怀,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带去正能量。
此次获奖,是社会和行业对德力西电气的高度肯定,也彰显德力西电气在创新力、行业影响力等领域的显耀成就。同时携手经销商、供应商、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连续多年开展慈善基金月公益项目,通过爱心集市、99公益日、手拉手、圆梦跑等捐助活动,调动企业内外力量支持教育扶贫事业。在此次峰会上德力西电气首次参与即荣获2020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重磅奖项。践行责任 传递企业温度德力西电气长期以来致力于对公益领域的支持和关注。2020年初疫情突发,德力西电气对公益领域的支持也不曾松懈,紧急集合各项资源,为爱逆行驰援8省9市10家防疫应急医院建设,并为多地敬老院和希望小学送去疫情防护用品和生活所需物资。
8月28日,第九届中国财经峰会于上海圆满落幕,峰会围绕信心与活力的主题开展高层论坛、《商业的力量》致敬盛典、数字化大会、财富管理大会、新消费大会、区块链CEO圆桌等活动,汇聚了国内外颇具远见的商业领袖、经济学界翘楚、创业家及新青年代表,共同探讨新冠疫情下的挑战与应对。以人为本 重塑企业价值在本次峰会论坛上,大咖共聚一堂碰撞思维以透析行业,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力。政府有关文件下达后,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第一时间开展内外部政策宣贯,迅速开放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及绑定测试模拟,并组织注册及绑定业务平台和功能使用的专项培训,全力保障2021年注册入市工作高效、平稳、便捷,服务好市场主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注册、绑定、确认、公示等流程全部通过江苏电力交易平台线上完成,已注册生效的最高用电电压等级在35千伏及以上的电力用户可同步申请作为一类用户身份参与江苏电力市场交易,大幅简化了入市流程。同时,在本次入市工作中,已参与2020年交易的用户无须重复注册。日前,依照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能源监管办2021年电力市场交易的有关通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电力用户及售电公司入市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启动2021年电力交易市场主体入市工作。根据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和江苏电力有关要求,此次入市工作提前至9月份开始,有效避免了年底市场主体扎堆入市容易导致的时间紧张、交易无序等问题
变电站三维建模系统建设实现与D5000、视频监控系统贯通,可实时显示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数据与现场视频监控图像,具备初步应用功能。9月23日,国网甘肃检修公司顺利完成750千伏沙洲变和敦煌变电站视频监控点位完善工作,为该公司数字化班组建设的全面推进筑牢坚实基础。
周期性工作逐步实现重要节点固化及流程优化。截至目前,国网甘肃检修公司数字化班组建设按照三步走策略正稳步实施推进,第一阶段在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及相关检修班组试点已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在11月中旬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数字化操作票系统已完成与风控平台对接,风控计划已推送至数字化操作票系统,并完成操作票系统与PMS系统归档接口开发和系统联调。据了解,站端感知类系统如视频监控、在线监测、UWB定位等业务系统逐步完善优化,UWB定位系统建设已完成兰州东变电站750千伏、330千伏、主变及66千伏设备区、室内UWB设备安装及系统联调工作,具备全站人员、车辆、接地线等定位及高级应用能力。
兰州东变、沙州变、莫高变、平凉变、祁连换流站辅控系统建设同步推进,切实提高变电站辅助设施运行状态监控能力。该公司以实现一线作业移动化、班组业务数据化、单兵装备智能化、工作管理平台化为目标,于7月6日迅速启动数字化班组建设,将包括智能运检、安全准入在内的多套系统融合贯通,全力构建完整的数字化班组技术体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打造全能型数字化班组和一线业务全科医生,推动一线班组由末端业务单元向前端价值创造单元转变,由专业精细分工向一专多能、高效协同队伍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变据了解,站端感知类系统如视频监控、在线监测、UWB定位等业务系统逐步完善优化,UWB定位系统建设已完成兰州东变电站750千伏、330千伏、主变及66千伏设备区、室内UWB设备安装及系统联调工作,具备全站人员、车辆、接地线等定位及高级应用能力。兰州东变、沙州变、莫高变、平凉变、祁连换流站辅控系统建设同步推进,切实提高变电站辅助设施运行状态监控能力。
周期性工作逐步实现重要节点固化及流程优化。数字化操作票系统已完成与风控平台对接,风控计划已推送至数字化操作票系统,并完成操作票系统与PMS系统归档接口开发和系统联调。
该公司以实现一线作业移动化、班组业务数据化、单兵装备智能化、工作管理平台化为目标,于7月6日迅速启动数字化班组建设,将包括智能运检、安全准入在内的多套系统融合贯通,全力构建完整的数字化班组技术体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打造全能型数字化班组和一线业务全科医生,推动一线班组由末端业务单元向前端价值创造单元转变,由专业精细分工向一专多能、高效协同队伍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变。变电站三维建模系统建设实现与D5000、视频监控系统贯通,可实时显示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数据与现场视频监控图像,具备初步应用功能。
9月23日,国网甘肃检修公司顺利完成750千伏沙洲变和敦煌变电站视频监控点位完善工作,为该公司数字化班组建设的全面推进筑牢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国网甘肃检修公司数字化班组建设按照三步走策略正稳步实施推进,第一阶段在750千伏兰州东变电站及相关检修班组试点已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在11月中旬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为确保此次直升机带电作业安全可靠进行,国网甘肃检修公司以吕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充分发挥党员、青年骨干力量,成立党员人数占比90%的技术攻关团队,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看到750千伏直升机带电作业顺利完成,我感到很欣慰,工作负责人王辉说道,他是有20多年带电作业工作经验的老班长,在老带新培养模式下,一批90后大学生成长为技术骨干,作业人员张海涛、高强经过专业培训和实际工作,已从刚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成长为带电作业的中坚力量,面对此次高标准、高技术难度的带电作业任务,他们勇挑重担、大展拳脚,彰显着电力人的技艺与精神传承。当天上午11时18分,一架直升机缓缓升起,吊挂着带电作业人员向着750千伏官东二线103号至104号塔之间飞去,蔚蓝的天空下,红色直升机与刘家峡水库碧绿的河水交相辉映。直升机带电作业是当前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才掌握的电网维护检修技术,具有快捷、高效、技术含量高等特点。
到达作业位置上空后,直升机在空中悬停,两根40米长的绝缘绳索将作业人员精准投放在作业位置。直升机再次升空飞往作业点,接作业人员返回地面。
作为吕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带电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吕强介绍道。经过多方反复校核和安全距离测算,制定了作业方案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通过了国网设备部组织的专家审查。
此次作业内容为750千伏官东二线103号塔大号侧第三个间隔棒更换,作业点处于刘家峡水库正上方,为保障青海丰富水电资源送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检修带来的影响,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组织开展了此次直升机带电作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750千伏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该工法通过吊索将作业人员直接投放至作业点开展工作,这是一项集技术、技能和科技于一身的高难度项目,作业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确保安全。
本次作业点横跨黄河,我们自主研发的小飞人带电作业法不满足作业条件。作业前,对操作人员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和能力素质,并派员开展为期一月的技术培训和模拟演练。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加强直升机外载荷作业技术研发,先后攻克超高压、特高压带电运行线路直升机吊索法、吊篮法作业关键技术,不仅有利于保障大电网不间断供电,也为高海拔地区、特殊地段电网命脉通道的安全保障提供强大支撑。而使用直升机,将人员由空中直接降落到导线上完成带电作业,能避免地形限制,降低作业难度。
9月17日,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境内,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协同国网通航公司采用直升机吊索法圆满完成甘肃电网首次直升机带电作业。不仅打破甘肃境内无直升机带电作业的历史,还是国内首次利用直升机在75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标志着我国带电作业技术和实践再次取得突破。
以实际行动展现检修人的使命担当,实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带电作业员工队伍,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坚实力量。前期的直升机作业工法培训和演练,以及今天在现场的实际作业,为我后期利用直升机进入强电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业人员张海涛说道。
750千伏电压等级是西北电网特有的电压等级,此次直升机带电作业的顺利完成不仅为甘肃电网提供新的带电检修作业手段,还弥补国内750千伏电压等级直升机带电作业的空白,提升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为甘肃电网能源大通道的稳定运行提供新的技术保障。随着作业人员安全落地解除吊索,直升机返航降落,现场掌声响起,此次带电作业工作圆满完成。
伴随着电位转移杆与导线拉出的耀眼电弧,作业人员进入电场开始更换间隔棒,聚精会神操作、认真细致作业,20分钟后,间隔棒更换工作结束。此次750千伏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在国内尚属首次,将填补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检修的技术空白750千伏电压等级是西北电网特有的电压等级,此次直升机带电作业的顺利完成不仅为甘肃电网提供新的带电检修作业手段,还弥补国内750千伏电压等级直升机带电作业的空白,提升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为甘肃电网能源大通道的稳定运行提供新的技术保障。作业前,对操作人员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和能力素质,并派员开展为期一月的技术培训和模拟演练。
随着作业人员安全落地解除吊索,直升机返航降落,现场掌声响起,此次带电作业工作圆满完成。当天上午11时18分,一架直升机缓缓升起,吊挂着带电作业人员向着750千伏官东二线103号至104号塔之间飞去,蔚蓝的天空下,红色直升机与刘家峡水库碧绿的河水交相辉映。
经过多方反复校核和安全距离测算,制定了作业方案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通过了国网设备部组织的专家审查。不仅打破甘肃境内无直升机带电作业的历史,还是国内首次利用直升机在750千伏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标志着我国带电作业技术和实践再次取得突破。
本次作业点横跨黄河,我们自主研发的小飞人带电作业法不满足作业条件。直升机再次升空飞往作业点,接作业人员返回地面。